向中华

时间:2019-12-17阅读次数:13052

向中华教授  博士生导师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楼A510

电子邮箱

xiangzh@mail.buct.edu.cn

联系电话

010-6442-3647

学术**

中国化工学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


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专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
研究方向:
分子能源材料开发,清洁能源的存储与转化技术,纳微多孔材料

个人经历

2014年7月——至今,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2013年7月—— 2014年7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大分子系,博士后
2007年9月——2013年6月,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
2003年9月——2007年7月, 湘潭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1676020,共价有机聚合物基燃料电池高效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2017/01-2020/12, 64万元,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51502012,限域空间中二维共价有机聚合物衍生碳材料的制备及氧 还原性能研究,2016/01-2018/12,21万元,在研,主持;
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L172017,面向锌-空气液流电池应用的共价有机聚合物基氧电极双效催化材料的研究,2017/10-2019/12, 28万元,在研,主持;
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62032,受限空间中共价有机聚合石墨烯制备及其在锌空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2016/01-2018/12, 18万元,在研,主持;
5. 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2017QNRC001,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7/01-2019/12,45万,在研,主持;
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206500,化学能高效转化碳基纳米电催化剂结构设计、可控制备及应用研究,2017/07-2022/12,200万元,在研,骨干;
7.基于共价有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化工分子能源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基础,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培育重点项目,2015/01-2017/12,50万,在研,主持;
8. 受限空间中COP材料衍生碳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ZY150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5/01-2016/12,5万,已结题,主持。

学术成就

2014年8月加入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及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为“分子能源材料研发中心”主任。现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可控制 备。近年年来,在J. Am. Chem.Soc.,Angew. Chem.Int. Ed.,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 ACS Nano,Nano Energy, Chem.Mater., Chem. Eng. Sci.等重要SCI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ence, Nat. Chem.等SCI他引用超2200次,H因子23,五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6件,授权4件。正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科委先导与优势材料创新发展项目、企业横向等十余项重要项目。
代表性论文
[1] Z.H. Xiang, R. Mercado,J. M. Huck, H. Wang, Z. H. Guo, W. C. Wang, D. P.Cao, M. Haranczyk, B. Smit, J.Am. Chem. Soc. 2015, 137,13301-13307.
[2] Z.H. Xiang, Z. Hu, D. P. Cao, W. T.Yang, J. M. Lu, B. Y. Han, W. C. Wang, Angew. Chem. Int. Ed. 2011,50, 491-494.[3]
[3] Y.H. Cheng, J. N. Guo, Y. Huang, Z. J. Liao, Z. H. Xiang*, Nano Energy 2017,35, 115-120.[5] 
[4] Q. Q. Yang, P. Peng, Z. H. Xiang*, Chem. Eng. Sci., 2017,162, 33-40.[7] 
[5] Z. Meng, J. T. Li, F. Huo, Y. Huang*, Z. H. Xiang*, Chem.Eng. Sci., 2017, 174, 222-228.[9] 
[6] Z.H. Xiang, D. P. Cao, X. H.Shao, W. C. Wang, J. W. Zhang, W. Z. Wu, Chem. Eng. Sci. 2010, 65,3140-3146.
[7] Z.H. Xiang, D. P. Cao, J. H.Lan, W. C. Wang, D. P. Broom, Energy Environ. Sci. 2010, 3, 1469-1487.
曾获奖励
1.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
2. 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
3. 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论著专利

1.向中华; 谢呈鹏; 郭佳宁; 陈建峰; 罗勇; 王洁欣; 万刚; 李阳, 一种使用超重力法制备多孔共价有机材料的方法 , 2015.10.16, 中国, ZL201510674580.7
2.向中华; 李东明; 程元徽, 一种自支撑氧还原/析出双效氧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2016.11.23, 中国, 201611037954.5
3.向中华; 郭佳宁; 程元徽, 一种析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2016.06.29, 中国, CN201610500231.8
4. 向中华;郭佳宁;谢呈鹏,一种用于甲烷吸附存储的共价有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16.8.28,中国, CN201610743530.4
5. 向中华,谢呈鹏,欧阳亦轩,一种使用造纸黑液木质素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2016.8.21,中国, ZL201610697874.6
6. 曹达鹏, 张鹏,向中华,一种制备氮掺杂石墨烯的新方法,2013.4.10,中国 ZL201310123787.6;
7. 向中华,杨情情,万刚,一种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 2016.4.1,中国, ZL201610204216.9
8. 向中华,谢呈鹏,杨凤新,杨强剑,张伟,一种以聚乙烯醇为粘结剂的活性炭成型方法,2016.6.8,中国,CN201610405959.2
9. 向中华,杨凤新,刘晓云,牛明明,赵双,一种反应磨法制备边缘羧基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方法,2017.9.22,中国, CN201710862809.9
10. 向中华,程元徽,郭佳宁,李东明,张琪宇,一种氮、磷、氟共掺杂碳基混合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2017.3.8,中国,CN201710136476.1
11.程元徽; 李东明; 向中华, 一种锌空气液流电池用空气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中国, 2017.03.23, 中国, 201710179128.2
12.程元徽; 李东明; 向中华, 一种锌镍/空气混合型液流电池系统, 2017.09.06, 中国, 201710797591.3
13.程元徽; 向中华; 李东明; 郭佳宁, 一种氮、磷共掺杂碳基非金属氧还原/析出双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2017.6.30, 中国, 201710521211.3

讲授课程

化工能源导论

合作交流

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Sefaattin Tongay课题组等国内外高校\研究所以及多家能源相关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招生需求

1、 要求化工、化学、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其他专业如果非常出色亦可酌情考虑;
2、 要求善于动手、勤于思考、工作勤奋、积极开朗,并且有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
3、 要求有一定的阅读英文文献的基础。

所属团队或实验室网页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分子能源材料研发中心(向中华课题组)成立于2014年,本中心隶属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能源材料研发中 心汇集了一批优秀青年学术人才,有很好的创造**和浓厚的学术气氛,主要从事能源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可控制备,具体涉及领域包括新型电催化/储能材料的研 发、太阳能电池、光解水制氢、燃料电池、金属电池、超级电容器与能源气体储存等。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企 业横向等项目,在《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权威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本研究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拥有各类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仪器,如5台高温管式马弗炉、两台箱式马弗炉、 超临界干燥仪(SFT-100)、微波合成系统(CEM, Mars-5)、超纯净化手套箱(3台,一台做合成,两台做器件)、比表面分析仪(ASAP-2020)。本课题组还拥有全面的电化学表征平台(电化学工 作站,旋转圆盘电极,化学电源,电池测试评价系统)、太阳能电池制备平台和光解水系统等,可以满足新能源储存与转化方面的研究需求。此外,本课题组依托有 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加上北京化工大学“985优势平台”,具有球差扫描电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TEM)、原位 高分辨TEM、热重分析仪(TG)、核磁共振仪、X-光电子能谱、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全方位表征仪器。
更多详情请见:https://mp.weixin.qq.com/s/4VVMqBeFOxx7ptEd2W064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