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己二酸厂N2O尾气催化分解净化技术
陈标华教授研发的N2O分解Fe-Beta分子筛催化剂,在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6万吨/年己二酸装置的尾气净化系统(废气处理量达16000立方米/小时),投入工业化应用,打破了过去该类催化剂长期依赖从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并实现2万吨/年N2O废气的减排,相当于每年减少620万吨CO2温室气体的排放,环境效益显著,中国化工报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
2、石化行业丙烯腈废气的选择性催化燃烧脱除技术
张润铎教授依托国家863项目“石化行业典型含氰废气净化技术与示范”,针对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的尾气净化,开发出选择性催化燃烧技术,简化了废气净化工艺,显著降低设备投资和操作成本;并探索出分子筛催化剂结构化制备及组装工艺,完成10万立方米/小时含丙烯腈废气净化系统的工业示范建设,有毒、有害含氰废气经治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3、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流向变换催化氧化技术及应用
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具有来源广、风量大、浓度低的特点,传统热焚烧、催化氧化等方法需要补充大量的燃料,迫切需要开发高度集成的低成本治理技术。流向变换催化氧化技术将原料气预热、氧化反应和热回收集成到一个反应器内,简化了流程,热回收效率高,即使反应气体在极低浓度下也可以自热操作。朱吉钦教授研制出贵金属用量低、活性高、寿命长的新型蜂窝陶瓷负载催化剂;考察了反应器的温度分布、热波特性、可操作性和移热特性,优化了反应器设计;开发了等周期时间换向、催化床层入口温差换向等自控技术,有效应对可燃物浓度的突然波动,保证反应器不飞温、不“熄火”;提出了流向变换催化氧化-吸附耦合新工艺,解决催化剂硫中毒问题,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向变换催化氧化成套技术。VOCs转化率>95%,进出口气体温差小于20℃,能量回收效率极高,能够维持自热操作的可燃物浓度可降至传统催化氧化技术的1/10。流向变换催化氧化技术先后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乙烯厂废碱反应器尾气、浙江百冠化工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尾气、山西潞安集团五阳煤矿乏风处理及热利用等得到工业应用,每年减排VOCs 473.52吨、二氧化碳10.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