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二位教师入选2018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时间:2018-11-29阅读次数:67

 

1127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正式公布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Cited Researchers 2018)”榜单,这也是该榜单连续第五年发布,名单中新增了交叉学科领域(cross-field category)。全球来自21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6000(人次)高被引科学家入榜。中国大陆入榜人数为482人次,其中我院在职教师中, 邱介山教授和于乐教授榜上有名,入选交叉学科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本次榜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论文发表数量和引文数据),通过对过去11年间的引文数据分析,遴选出了各领域中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即受到全球同行集体认可的最具引文影响力的科研人员。"高被引论文"指在同年度同学科领域中引文影响力排在前1%的论文。高被引数据体现了各学科领域中的科研人员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受到全球同行的集体认可程度。据了解,高被引科学家数量是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所占权重达20%

 

入选学者简介:

邱介山教授

现任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材料化工、能源化工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520余篇论文发表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dv. Energy Mater., Energy & Environ. Sci., PNAS, Nat. Commun., Nano Energy, ACS Nano, Angew. Chem. Int. Ed. 等国际刊物上(IF>7论文170余篇; 49篇论文被选为国际学术刊物封面)。发表论文被SCI总引17300余次(其中,SCI他引16300余次)h因子62(Web of Sci.)ESI高引论文21(2018-09)。曾获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奖励和表彰。担任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化工学报和ACS Sustainable Chem. Eng.副主编、Chem. Eng. Sci.等多种学术刊物编委。

 

于乐教授

2008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年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纳米中心,20164月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9月入职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于乐博士的研究领域是微纳米结构及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电化学储能、催化等能源、环境领域的应用。着重研究多元复杂金属氧化物/硫化物体系,针对该类材料的微米-纳米多尺度复合结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存储与转化过程中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功能、结构)按需可控合成新技术、结构-性能规律及其在高功率/能量密度锂离子存储,高电压/能量/功率密度水相复合电容器,高效廉价电催化剂中的研究。近年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身份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 SCI总引用超过7900次,H-index48。其中以一作/共同一作/通讯作者身份在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Nat. Commun., Chem, Adv. Energy.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Acc. Chem. Re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6篇,ESI高引论文16篇,热点论文3篇,单篇引用最多的达43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