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2日,由北京化工大学、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先锋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世纪隆博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超高纯度化学品精馏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会。经鉴定,该项成果创新性强,对提高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有显著推动作用,该项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图片:成果鉴定会会场
鉴定专家委员会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士舒兴田担任主任,云南石化总经理张有林担任副主任,中国石油昆仑工程公司总经理王德义、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信息部部长鹿长荣、清华大学教授陈健、南京大学教授张志炳、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学院院长高金森等7名专家共同组成。特约嘉宾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科技成果处处长姜砚茹、胡娟老师出席了会议。鉴定会由姜砚茹处长主持,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王峰、任钟旗,化工学院院长邱介山,北京世纪隆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王文新、北京化工大学传质与分离工程研究中心团队成员等参加了成果鉴定会。
图片: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李群生
图片: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任钟旗
北京化工大学李群生教授,任钟旗教授等研发团队技术骨干做了相关技术成果汇报。与会专家对“超高纯度化学品精馏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本成果创新性强,对提高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有显著推动作用,该项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常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该成果已获授权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123篇,其中sci 32篇,出版专著1部,在化工行业近30家企业百余个项目中成功应用,生产出了市场急需的高纯硅料(纯度高达10N级)、高端聚氯乙烯(单体纯度为99.999%,聚氯乙烯通过了出口欧盟、美国ATS155项指标检测)、精醋酸乙烯(纯度高达99.995%,杂质醋酸乙酯含量≤20ppm)等多种超高纯化学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满足了我国电子、航天、军工等领域高纯化工基础材料的需求,部分产品出口到欧盟、美国等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图片:成果鉴定会合影
“超高纯度化学品精馏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是北京化工大学传质与分离工程研究中心李群生团队历经15年攻关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具有以下4大主要技术创新点:
1 创新性地引入了波纹倾角、比表面等参数,突破了原有模型参数少的局限,创建了填料内流体流动的多参数模型,为新型结构填料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依据。
2 发明了填料波纹呈折线及双弧线变化等新结构规整填料,传质效率比现有主流填料高出50%以上。开发了与之配套的高效槽榫式液体分布器以及面向不同物系的高效填料塔成套技术。
3 建立了适用于多种类型塔板的“最优加权”模型,指导发明了导向孔、浮阀孔和筛孔最优配置的FGVT塔板和导向梯形立体复合塔板(FTCT)等新型塔板,强化了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流动及传质,塔板分离效率与原有的塔板相比提高了30%,操作弹性提高了约40%。
4 开发了塔内、塔间、工段间、装置间四层面的响应曲面化优化技术,优化了整个精馏系统,能耗比国内外同类技术降低30%~40%,节能效果显著。
本成果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无缝对接与深度融合,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的转化。其工业应用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我国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