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平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专业硕士导师
办公地址
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大厦1307
电子邮箱
liuzhp@mail.buct.edu.cn
liu联系方式
010-64453527-604
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专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化工、能源工程
研究方向: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设计、溶剂化结构、界面传输机理;
化工热力学:分子热力学及机器学习模型开发和数据库建设;
分子模拟:离子液体构效关系;分子力场开发;界面催化机理;
研究方向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不仅接收化工专业的同学,也欢迎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报考。简言之,我们以能源、环境和化工的重大需求为背景,力图吸收当代物理、化学和信息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跨尺度计算机模拟技术探讨现代化学工程中分离、传质和催化等重要问题。我们的目标是现象能预测、机理看微观,希望能在新材料创制和新过程创新中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个人经历
教育背景:
2002 博士,化学工程,清华大学
1996 学士,化学工程与工艺,清华大学
工作经历:
2008-2009 访问学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05至今 副教授,北京化工大学
2004 博士后,北京化工大学
讲授课程
化工热力学(双语)(宏德学院)
化工热力学(化工/能源)
高等化工热力学(研究生)
科研项目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承接中石化课题:
1. 物质结构-键能/键角数据库研发(2024-2026,中石化)
2. 构建机器学习力场模拟研究离子液体复配电解质在金属表面的吸附和扩散(2022-2026,面上)
3. 光学异构体对催化剂性能影响的理论计算研究(2019-2022,中石化)
4. 离子液体在新型碳材料表面和孔内的吸附扩散及其充放电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2018-2022,面上)
学术成就
发表论文:
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化工化学主流期刊如AIChE J., J. Phys. Chem. B, Phys. Chem. Chem. Phys.等发表论文50余篇,单篇论文他引最高600次。代表性论文:
1. Liu, Z. P.; Huang, S. P.; Wang, W. C.: A refined force field for molecular simulation of imidazolium-based ionic liquids. J. Phys. Chem. B 2004, 108, 12978. (累计他引600+)
2. Zhang, X. C.; Liu, Z. P.; Wang, W. C.: Screening of ionic liquids to capture CO2 by COSMO-RS and experiments. AIChE J. 2008, 54, 2717. (累计他引300+)
3. Zhong, X. J.; Liu, Z. P.; Cao, D. P.: Improved Classical United-Atom Force Field for Imidazolium-Based Ionic Liquids: Tetrafluoroborate, Hexafluorophosphate, Methylsulfate, Trifluoromethylsulfonate, Acetate, Trifluoroacetate, and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amide. J. Phys. Chem. B 2011, 115, 10027. (累计他引170+)
4. Huo, F.; Liu, Z. P.; Wang, W. C.: Cosolvent or Antisolvent? A Molecular View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Ionic Liquids and Cellulose upon Addition of Another Molecular Solvent. J. Phys. Chem. B 2013, 117, 11780. (累计他引110+)
5. Han J. H.; Yang X. H.; Liu, Z. P.:Effect of Fluorinated Carboxylic Acid Ester on Lithium Solvation as an Additive in Electrolyte and Low-Temperature Insight on Battery Performance. Ind. Eng. Chem. Res. 2023, 62, 7682
6. Yang X. H.; Liu X. Y.; Han J. H.; Liu, Z. P. :Tuning Fluorination of Carbonat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 Theoretical Study. J. Phys. Chem. B 2023, 127, 3026
获奖情况:
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1)
招生需求
你需要一点尚未磨灭的好奇心和不甘心虚度的时光,我们提供优质的平台和持久的耐心。
合作交流
受邀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如欧洲原子分子计算中心(CECAM)主办的模拟研讨会、日本分子热力学和分子模拟MTMS国际会议等。 在前期的合作研究中,我们与中科院过程所、南京工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美国圣母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能为未来的同学提供更好的合作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