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二十大”对于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贡献力量。由化博22党支部牵头,立足专业特色,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组建化学工程学院博士实践团(简称:化工博士实践团),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结合。
2022年11月4日,化工博士实践团第一站走进北京北控工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公司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上的业务亮点,发挥我院在污水处理、废气处理等方向上的专业特长,双方展开深入共建。
化博22党支部书记来晨雨主持会议
此次共建活动参与人员包括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2级博士党支部成员及相关研究方向研究生共17人,北控工业环保党支部及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史本伟、吴志国、许建民、朱敏、王振华、杨立新、朱俊杰、廖国良、郭宝林、刘继军等10人。为做到技术“点对点”、深化交流内容,特邀请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苏海佳教授课题组4位博士生出席会议。共建活动由化博22党支部书记来晨雨主持。
总经理史本伟致欢迎词
首先,北控工业环保史本伟对来访团队表达欢迎,并对公司出席人员进行简介。他指出,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化博22党支部书记来晨雨介绍参与人员基本情况
化博22党支部书记对于来访学生的基本情况、研究方向进行介绍,她提到,举办这个共建活动的初衷,是希望青年党员为代表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应当不只埋头做学问,更应心怀国之大者,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让理想落地。
参与人员认真听会
北控工业环保总经理助理王振华对公司背景、公司架构、技术、人力梯队、资质业绩进行介绍,促进支部间的互相了解,以推进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共建。
杨立新介绍公司项目在产学研用融合上的启发
北控工业环保技术总监杨立新介绍了公司引进Nereda®技术的历程和思考。屡获殊荣的Nereda®废水解决方案采用获得专利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可高效经济地净化废水,该技术完全满足当前最严格的污水出水要求,可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高效地提标、扩容和改造。他指出,Nereda®的诞生离不开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的紧密合作,我们应当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使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发挥出更大的现实效能。
图为参与人员认真听会
北控工业环保气体事业部负责人廖国良列举了7年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征集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并带领大家学习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新发布的报告,引导大家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指出我们专业和行业的从业者应当强化落实相应行动。他从人民投诉最多的恶臭问题,引出公司开展改性化纤相关项目的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号召,展示了北控工业环保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
交流环节
接下来,活动进入交流环节。在场同学自发对北控工业环保支部成员进行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其中,就靳华同学提到的科研中的实际问题,北控工业环保副总经理、总工许建民回答:楠木百年成材、百年腐蚀,做科研不应一味求快,对于生产稳定性的关注是研究重点。表达了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的关注点的不同,给在座各位以启发性的思考;在交流改性化纤“RPF”气体净化产品的技术性能及研发历程时,北控工业环保副总经理吴志国指出,其实我国的科研院所是有先进的研发成果的,需要好的“产学研用”模式来将技术进行产业化落地。
活动最后,主持人来晨雨对于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提到,行程万里、初心归一,各位北控工业环保党支部的同志是行业上的探路人,而我支部成员仍在校园内打磨专业技能、铸就初心。对北控工业环保党支部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双方代表表达了开展更深层次共建、共促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
会后,双方合影留念。
参与人员合影
本次活动促进了我校学生了解产业信息和国家政策,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校企合作,有助于了解市场技术需要、行业新政等,促进以应用为导向开展科研,瞄准发力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
同时,活动的筹办和举办过程中,避免了形式化、空洞化的问题,通过参与群体精细化、双方需求明确化、活动方案个性化、交流内容可视化的方式,把活动办精、办实,切实解决双方需求,使得活动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双方都有所收获,倡议我院研究生将专业背景与党的方针政策更加紧密地结合,共同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促进化工产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