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佳绩

时间:2024-05-21阅读次数:204

近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厦门大学落下帷幕。化学工程学院参赛团队表现优异,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

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是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该竞赛引导大学生把创新激情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师生认可度高,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

本届比赛于20239月启动,吸引了全国326所高校2624支队伍、15000多名大学生报名,1953项作品参赛。经过线上初赛评选,北赛区复赛(吉林大学)以及最终在厦门大学进行的总决赛评审,历时7个多月,我院学生在多位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反复修改完善参赛作品,经现场答辩的激烈角逐,最终荣获佳绩。

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出台专门支持政策鼓励教师、学生参加各学科课外竞赛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将创新赛事和专业优势相结合,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自我,成长为高素质人才,取得了优异的教学实践效果。此次比赛中,我院学子依托学院在“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领域的雄厚研究基础,展示了学生团队科研创新训练的成果,展现了较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未来,化学工程学院将不断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流水平的服务保障。

获奖名单如下:

序号

作品名称

团队

类型

作品类型

负责人

姓名

指导

教师

获奖

等级

1

Ru催化剂的精准构筑及其电解水制氢性能研究

本科生

科技作品类

徐宇

曹东

特等奖

2

微生物预处理提高生物质废弃物厌氧发酵产能潜力

研究生

科技作品类

金琰

陈畅

刘广青

一等奖

3

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清洁供暖潜力研究

研究生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类

冯彤璞

薛春瑜

一等奖

4

叶脉状碳基底锚定高熵合金用于电化学析氢反应

本科生

科技作品类

李沛然

胡传刚

一等奖

5

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质废弃物产甲烷潜力分析和预测系统

研究生

科技作品类

宋超

陈畅

刘广青

二等奖

6

柔性太阳能电池抗辐照盖片

本科生

科技作品类

陈景怡

张睿

三等奖

7

氢厨计划-基于厨余垃圾生物制氢的氢燃料电池设计

本科生

科技作品类

王朝

王曙光

三等奖

8

实际瓦斯气制备高附加值生物基蛋白的研究

研究生

科技作品类

李卓华

杨紫怡

三等奖

9

锂”想未来—“双碳”背景下废旧锂电池安全回收调查研究

本科生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类

岳东瑶

高健

三等奖

10

关于一种新型太阳能水系锌空气电池的制备研究

本科生

科技作品类

陈立志

于乐

三等奖

11

以碳治碳,助力"双碳"

本科生

科技作品类

楚成阳

胡传刚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