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创新班博士党支部的党建案例入选《中国研究生》党建“双百”案例

时间:2025-04-15阅读次数:55


2024年4月14日,《中国研究生》微信公众号的党建“双百”案例专题报道我院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创新班博士党支部的党建案例《党建引领科研育人,增强服务重大项目能力》。

报道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1tAOK4lNBB2lD_xIAZtpsg

【报道内容】

党建引领科研育人,增强服务重大项目能力


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创新班博士党支部依托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在全校率先以科研团队为单位成立纵向博士生党支部。支部发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优势,依托院士带领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不断探索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路径,培养适应国家化工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增强学生服务重大项目能力。

1.红色阵地,补足科技强国精神之“钙”。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制定“六学”公约,每年开展学习会40余场;邀请陈建峰院士、“五老”等走进“化育名师讲坛”,引导学生矢志化工报国;邀请院长、党委副书记讲“科技自立自强”等主题党课;开展“挺膺化工风姿,奋楫时代征程”主题社会实践,走访化工行业企业,采访化工行业科技工作者,开展宣讲等,构建“认知—认同—践行—传播”四级进阶式国情教育培养体系,在课题组营造“凝智聚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氛围。

2.冲锋团队,燃起化工报国星星之火。支部坚持“党支部建设目标与学科建设目标相结合、组织建设与科研团队建设相结合、作风建设与学术道德相结合、日常工作与学术交流相结合”的“四结合”工作法,以党小组为单位通过头脑风暴、经验分享、阶段评比等多种方式,有效激发党员队伍攻关热情和劲头。支部党员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17项,参与国际会议30余人次,努力培养国家急需领域卓越工程师,燃起化工强国星星之火。

3.联合党建,建立“理论”“生产”快速通道。支部针对博士生进企业现场经验相对较少的问题,与地方企业联合党建,与技术骨干“结对子”,搭建科研与现场之间的“高速公路”。面向国家“双碳”战略重大需求,支部8名博士生党员用2500多个日日夜夜创制了高性能建筑节能用透明纳米复合材料。3名博士生党员扎根新疆,解决土壤盐碱化问题,让党旗在祖国化工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