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公示了2024 年度北京市科普基地建议命名名单,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申报的“北京市美丽化工科普基地”(序号21)成功入选。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学校与学院的有力领导与支持,凝聚着申报团队的辛勤付出,也彰显了我院在科普领域的独特资源优势与社会影响。
“北京市美丽化工科普基地”的申报工作自始至终得到了北京化工大学及化学工程学院的高度重视,学校一直将科普基地建设作为服务社会、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程道建教授亲自担任基地负责人,全程导申报工作,从科普理念的凝练、内外资源的整合,到申报材料的打磨、展示内容的设计,指导申报团队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形成了科学完善的申报方案。
面对北京市科普基地申报的激烈竞争,学院自2023年便启动筹备工作,由本科实验教学中心肖宁老师具体负责,全力推进申报材料撰写、现场答辩、实地踏勘等各环节工作。材料准备阶段,系统梳理学校60余年的化工办学积淀,依托校史馆、柳湖生态圈和实验楼B座等活动场地,联合中石化科协和中国化工报社的科普资源,形成了兼具专业性与传播力的申报材料,经过评审,顺利获得现场答辩资格。
2024年9月5日,院长程道建作为答辩人,向评审专家详细阐述基地特色理念,基地依托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国家“双一流”)的深厚积淀,构建了“三位一体”科普体系:以600㎡校史馆串联我国化工产业发展脉络;以4500㎡实验楼为载体,通过350余台套设备展示当代化工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以10000㎡柳湖生态圈,结合学生“柳湖护卫队”实践,科普污染治理技术,诠释“绿色化工”理念。生动展现“化工与科技的结合之美”、“化工与环境的共生之美”,宣传美丽化工,促进我国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赢得现场评委的高度认可。
9月27日现场踏勘环节,申报团队精心准备,由肖宁、周淑芳、杜元三位老师担任讲解员,全面展示了我校化工发展脉络、科普实验场地以及丰富的配套科普资源。
自2023年筹备申报工作以来,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动。其中,“生活中的化工之美”科普活动先后吸引大兴一中、延庆一中、房山一中师生来到北京化工大学,让千余名中学生感受化工与生活的联系;“中学生科学研究与学术研讨”实践活动持续一个月,来自北京市第八中学大兴分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学校的学生深度参与,在科普实践中激发学生们的科研热情。
此次科普基地的成功获批,是对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科普工作的肯定,更是科普基地新的起点。未来,“北京市美丽化工科普基地”将继续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丰富科普资源,创新科普形式,扩大服务范围,让更多人了解化工、走进化工,助力我国化工产业健康发展,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