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化学工程学院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学子投身社会实践,56支团队、3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20余个省市、超过100处实践地,主要围绕“追逐红色力量、探寻化工精神、服务乡村振兴、守护绿色生态”主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砥砺初心,在回应时代需求的自觉行动中锤炼本领,展现了化工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担当。
在2025年度北京化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评优中,我院取得优异成绩,其中:
金奖团队
“化育环材 桃谷清源”实践团
银奖团队
“探寻化工精神 弘扬报国志向”暑期社会实践团
“京青讲分类 垃圾归好类”实践团
铜奖团队
“青春足迹印红心,强国长卷续华章”实践团
“青滨薪传・校友同行”实践团
优秀成果奖团队
“化韵踏海,逐浪远航”实践团
“化途砺行,京韵先锋”实践团
“寻化工足迹 续奋斗强音”实践团
“‘粤’化新章”实践团
昌陵红忆队
“化育环材 桃谷清源”实践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育环材 桃谷清源”实践团积极响应“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与“首都高校千人百村”社会实践号召,继续深化2024年实践成果,于2025年再次赴平谷区马昌营镇开展“青护生态”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依托专业优势,聚焦水土治理、生态农业等领域,构建“思政引领+人文关怀+环境治理”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探索出了“高校+政府+村民”多方联动的乡村振兴实践新模式。本次实践大幅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平谷区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更为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北化方案,展现了新时代下青年人的担当。

“探寻化工精神 弘扬报国志向”暑期社会实践团
2025年暑期,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青年引领工程”培训班携手团学骨干再次利用假期开展“探寻化工精神 弘扬报国志向”主题实践活动。三年来“探寻化工精神 弘扬报国志向”主题实践活动沿着范旭东、侯德榜等工业先驱的足迹,历经了27个省市,到访了100家企业,行程18000余公里,走遍了我国石化及能源产业集群基地,用实践谱写化工学子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用脚步丈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和新型工业化的思想伟力,在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实践团以脚步丈量行业土地,用行动传递精神力量。未来,团队将持续以行业实践为纽带,带动更多青年学子从化工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把个人理想融入化工强国建设伟业,让化工精神在报国征程中代代相传,书写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青春答卷。

“京青讲分类 垃圾归好类”实践团
北京化工大学垃圾分类科普实践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和垃圾分类的重要论述,以“垃圾分类新时尚,青春助力美家园”为主题,先后赴昌平区的30余个社区、村镇开展系列科普宣讲与社会调研活动。此次暑期垃圾分类科普,是北京化工大学以青春力量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化校地合作、优化实践模式,让青春身影活跃在基层一线,为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普及和提升基层治理贡献更多北化智慧与力量。

“青春足迹印红心,强国长卷续华章”实践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组建“青春足迹印红心,强国长卷续华章”暑期实践团。实践团组织30余支实践小队共150余人,走访北京、重庆、陕西、江苏、河南等20多个省市的50多个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通过参观寻访追溯抗战历程,对话老兵领悟抗战精神,组织线上线下调研,拍摄系列视频等,不断深化对抗战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开展调查研究,发掘红色资源遗址的“新质动能”。立足中华大地上的“大思政课”,他们以社会实践“大课堂”厚植“报国志”,以伟大抗战精神赋能青年培养,从探访抗战遗址到创新精神传播,从调研资源活化到践行报国志向,打造出兼具历史厚度与实践温度的红色实践育人工作品牌。

“青滨薪传・校友同行”实践团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号召,国内合作交流处联合北京化工大学校友总会,以“深化校企合作、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目标,统筹安排“青滨薪传・校友同行”实践团于7月20日至23日奔赴青岛,走访万龙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华东设计院等企业,参观青岛党史纪念馆,汲取校友们、先辈们传承的精神与力量,坚定新时代北化青年在科技创新与产业报国中的使命担当。本次活动积极推动了北京化工大学校友会在完善服务平台、强化母校与校友联动机制方面持续优化,共同为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校友动能”。

“化韵踏海,逐浪远航”实践团
“化韵踏海,逐浪远航”实践团以“探寻化工精神,弘扬报国志向”为主题,于2025年8月26日至29日赴山东省青岛市开展调研。实践聚焦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与绿色化工发展需求,旨在通过实地走访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增强学生对海洋化工领域的认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深化“化工报国”的时代使命感。本次实践有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与行业认知,强化了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使命意识。未来也将进一步优化流程设计、加强与合作单位的常态化联络。此外,将以此次共建基地为起点,开展定期回访、寒暑期实习、联合技术研讨等延续性活动,构建“可持续、可深化、可输出”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持续为海洋化工领域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

“化途砺行,京韵先锋”实践团
为深化专业认知、弘扬报国志向,“化途砺行,京韵先锋”实践团于2025年暑期开展以“探寻化工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走访北京化工研究院与中国化工博物馆,在前沿科技感知与历史精神溯源中收获丰硕成果,为化工学子成长注入动力。此次“探寻化工精神 弘扬报国志向”暑期实践,既是专业认知的拓展,更是思想与精神的淬炼。队员在对话前沿科技中明晰方向,在共鸣前辈精神中筑牢信念,实现实践学习、感悟成长。实践团也将总结经验不足,优化活动设计与组织机制,进一步拓展合作资源、深化校企联动,为培养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化工新人贡献力量。

“寻化工足迹 续奋斗强音”实践团
为让学子深度对接行业前沿、体悟“爱国、奋斗、求实、创新”的化工精神,改变社会对化工行业刻板印象,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寻化工足迹,续奋斗强音”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于2025年7月22日至23日,以“青帆启航”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为导向,赴北京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实地探访,让成员在实践中深化专业认知、传承化工精神,为投身化工强国建设筑牢根基。此次实践不仅让成员们实现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更在精神层面传承了化工报国的初心使命。团队将持续整理实践报告、访谈录、调研论文等成果,以扎实的实践收获为化工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指明方向,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行业人才培养贡献青春力量。

“‘粤’化新章”实践团
为引导青年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产业一线,增强对化工行业现实情况与发展趋势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粤’化新章”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广东省惠州市,深入了解现代化工前沿发展、感悟企业精神、坚定专业报国信念。本次社会实践内容系统充实、组织严谨有序、成果丰富显著,是北京化工大学“宏德博学、化育天工”校训精神的生动体现。通过深入惠州石化产业一线,同学们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了解了行业前沿,更在实践过程中强化了团队协作与社会责任感,增强了作为化工青年的时代使命和产业报国情怀。这次经历也为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化工人才积累了重要经验,为探索“思政+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提供了扎实案例。

昌陵红忆队
昌陵红忆队以“青心家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于7月18日-19日开展昌平烈士陵园及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研学实践活动。团队由化学工程学院王家敏担任负责人,6名成员分工协作,在指导教师张承泽的支持下圆满完成实践任务。此次实践推动成员实现认知深化、情感共鸣与行动转化,6名成员均能清晰讲述2位以上英烈事迹,切实达成“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实践目标。烈士纪念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指引——让我们在铭记中汲取力量,在传承中践行担当,让英烈们用生命守护的理想信念,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丰硕成果,展现了我院学子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优良风貌,充分证明了将专业所学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拓展实践平台,引导更多学子在服务国家与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挥洒青春汗水、贡献智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