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口支援 共谋专业发展——北京化工大学与青海大学召开化工专业建设交流会

时间:2025-11-14阅读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切实提升西部高校化工学科建设水平,2025年11月13日,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与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在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联合召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交流会”。双方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发展及科研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商下一阶段合作重点。

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刘秉鑫,党委副书记李慧芳以及崔明鑫、郝如斯、赵榕、付亚杰等教师参会出席会议。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商云龙,党委副书记吴相森,副院长李颖,以及包雨云、陈畅、蒲源、阳庆元等教授参加交流。

会议由商云龙书记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发展概况、学科布局及人才培养体系,并强调学院始终将对口支援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西部辐射。

刘秉鑫常务副院长系统介绍了青海大学化工学院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主要挑战。他指出,高质量的专业建设离不开党建引领、师资支撑、课程资源和科研协同等系统性保障。为此,他就2026年新一轮对口支援协议提出六项支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合作建议:一、深化党建共建,强化组织引领,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二、协同推进本科专业建设,重点支持化工专业认证准备工作;三、推动国家级一流课程资源开放共享,夯实专业教学基础;四、加强对青海大学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支持,提升教学与育人能力;五、鼓励北京化工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赴青海大学任教,优化专业师资结构;六、推动科研平台与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以科研反哺教学,联合服务盐湖化工、清洁能源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拓展专业特色发展方向。

会上,包雨云教授结合北京化工大学2019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经验,详细分享了在落实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合理分解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质量评价机制及完善持续改进闭环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为青海大学推进专业认证提供了宝贵参考。

此外,商云龙书记、吴相森副书记与李慧芳副书记还就两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的选拔机制、课程衔接、学业支持及心理健康辅导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夯实了协同育人的制度基础。

本次交流会不仅明确了下一阶段对口支援工作的重点方向,也为构建长效合作机制、推动西部化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与青海大学化工学院的战略合作,携手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共同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东西协作的新篇章。